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团旗飘扬 >> 龙凤计划 >> 阅读文章

英语学院毕业生代表王旭同学发言稿


2014-07-17 10:54:13 来源:河北外国语学院育德学院 浏览:1017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、同学们:

大家上午好。我是来自英语学院111班的王旭,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。有人说,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,让我不禁想起了这一样的一句话,“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,我们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。”看着这陪伴我们三年的一草一木,我知道,我们带走的是自己的行囊,留下的是无尽的牵挂和思念,无论我们当初是因为什么而来到河外,我们却不得不承认,这三年的时间换来了心底永远的回忆。

常常有人问,母校是什么?母校是我们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,可当我们真的要走的时候,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几天的地方。是啊,想想当初的我们第一次来到母校,严格的管理制度,严格的作息时间,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束缚着我们,改变着我们,我们不停地抱怨,也在不停的习惯。而现在,我们自身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在时刻的提醒着我们,这就是母校的的目的,真正离开这里了,才发现不知不觉中,我们对这位严厉母亲,早已经爱到了骨子里。
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送别的离歌又一次在耳边想起,今天的我们即将背上行囊,离开母校,去开创自己的那份天地。记起当初我们哭着走进校门的时候,有人笑了,现在我们笑着走出校门的时候,有人又哭了,我知道,我们的微笑只是对自己的安慰,我们心里的留恋可能谁也无法领会。回忆起在河外的这三年里,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记忆。三年里,我们见证了母校的变化。三年里,我们也曾有过太多的抱怨和不甘心,但是时至今日,我们剩下的只有对母校的不舍。是啊,无论如何,从我们走进母校的大门的那一刻起,就注定了我们一生都以打上了它的烙印。

实习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,但是却真正的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会。在学校里,我们曾经无数次抱怨过制度的严厉,但当我们真正因为这些制度受益时,才清晰的认识到,原来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。老师是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,到了工作岗位上,每个人都守着自己不可触碰的利益,犯了错误以后再也没有人会老师那样教导我们,于是,在四处的碰壁后,我们原本坚守的那些个性和所谓的自我就显得一文不值,社会这条大河将我们的棱角打磨的一干二净,我们变得千篇一律,千人一面。我们也终于理解了老师的苦心,那些严格的纪律原来也只是想让我们以后走的更容易,走得更顺畅,走得更潇洒,走得更有资本。在学校的三年里,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考验,学到了太多的道理,河外的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到了我们的血液里,我们专注、坚持、征服,我们诚信、自立、求知,我们深信我们能够续写河外所创下的奇迹。

在这里,我谨代表全体毕业生感谢孙校长,感谢各位领导以及老师对我们的悉心培养,是你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我们的希望,是你们用自己的辛劳造就了我们的成长。最后,祝愿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精彩。

谢谢大家,我的演讲结束。

 

关于外语学院| 学院路线图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| 快速搜索 | 加入收藏 | 本网站各栏目编辑

河北外国语学院学院育德大学网站版权所有Copyright©2012hbwy.com.cn
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:网络传媒教育中心   冀ICP备05009228号
学院地址:石家庄红旗南大街汇丰西路29号   邮编:050091 电话:0311-852370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