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对学生广泛地使用“爱好引导法”和“兴趣管理法”。
2、 “爱好引导法”:针对他(她)爱好哪些事,然后在这些事中,帮助他挑选出自己最重点的爱好,然后把重点爱好发展为特长,体现“有可为,有不可为”的选择原则。
3、“兴趣管理法”:找到学生的兴趣点,培养兴趣、使用兴趣进行管理。
4、引导学生筛选自己的兴趣,确定出自己的兴趣方向,并自己与自己签订协议,确定为理想。接下来,鼓励学生一直做这件感兴趣的事,最后,发展成为一辈子只做这件事,还要做好这件事。
5、希望教育法的原则:针对学生“学习、生活、心理”中出现的心结,应用“一分为二”的哲学原理,挖掘其中积极的因素。对失败者进行激励,使受教育者时时沐浴在“对学习、对生活、对未来、对人生”充满无限憧憬和希望的积极心态中。希望教育主要就是先看人身上的优点,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一种引导。
6、大学必须从教室的纯理论性课堂教学中走出来,把视野放在产生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实践环境上。环境育人应该从纯粹的“火柴盒”教育中走出来,“火柴盒课堂”很少能让人产生创新、创造性思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