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准确地把握广大同学的思想动态,让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能及时顺畅地反馈到学校,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、更快捷地为同学服务。
2.必须向学生解读学校,解读学校的要求,解读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同学们的关怀,传达学校的理念和心里活动,让学生了解学校、理解学校、热爱学校。这个方面要像教学一样,作为一个重要的“教学”增长点。
3.要让电子屏、网站、电视台、广播电视台、校园、校园文化、传统、生活区、教学区、师生关系、同学关系成为河外人的11本垫底儿的书。
4.如果人的一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的话,那么,学校的每一次会议就是我们必须读的书的每一页。如果真正读起来,这本书会越读越厚。
5. 广泛要求我们的学生勤读书,厚底蕴,有文化,敢立言,创造出论文、小说、理念。古人讲: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。立言,就是写著作传于后世;立德,即行为世范。
6.在学校要做一个配托付,明事理,信师道,忠人事,能支重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