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慎独”时时刻刻体现在我的工作学习生活中,身为一名护士慎独精神是必须具备的。现如今,我在工作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慎独的重要性。

“慎独”,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。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,更须谨慎从事,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。在护理工作中,“慎独”是我们追求的最高道德精神。

毕竟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,服务的对象是病人,尤其需要“慎独”精神,因为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完成的,质量水准正确与否,病人很少知道,所以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,不断完善综合素质,让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,才能使“慎独”精神在护理工作中发扬光大。
无论是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,还是给病人进行液体的配置,哪怕是与病人进行交流,无时无刻都要牢记慎独精神,严谨对待并且遵守操作规范。

如在医院工作中,进行换液的过程中,因为液体较多,但每次换液都会核对病人床号、姓名还有腕带,病人十分不解,并且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。对此我向他进行了解释,核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,他不仅代表着对病人负责,也表示对护理工作的态度。马虎,做事要有慎独精神。虽然是很麻烦,但是也确保了病人的安全。如果没有认真核对,出现了医疗事故,真的是不可逆的。由此,病人也表示理解并且赞扬我对护理工作的认真态度。给予了深度赞扬。
护士肩负着防病治病、救死扶伤的人生使命,“慎独”对于护理行为来说比其他行业更适用,因为我们的工作虽有群体性,但单独操作的机会比较多,如:早班、午班、夜班尤其是深夜班进行的各种治疗和护理,服务的对象有的是无法表达意识、昏迷、失去知觉、丧失自主能力、婴幼儿等。这就要我们培养“慎独”精神,热爱本职工作,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,不分白天黑夜;无论有无人在场监督;不论高低贵贱,凭着一份自律、一份坦荡和良心,始终如一地为病人服务。

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,能否自觉履行“三查七对”制度,输液前加药,是否把药液彻底抽吸完全,注射器针头及活塞在操作时是否做到不污染,污染后是否及时更换。在消毒隔离中,护理人员本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,坚持一人、一针、一管、一巾、一消毒和终末消毒制度等,千万不能马虎草率,否则造成院内交叉感染,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精神创伤。故此需要“慎独”意识来自我规范和约束。因在护理过程中即便是违反了操作原则与规章制度也不容易被发现,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也不容易衡量,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,损害患者的利益也是可以肯定的。因此,这时,要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,除了业务能力的良好发挥,还需要慎独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