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内耗》一书中提到了“精神内耗”,其实就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无法完成自我调节,因而产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。
在日常生活中,精神内耗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,甚至有一些人因此变得消极、悲观、焦虑、暴躁甚至患上了心理疾病。
其实,精神内耗的发生并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,而是外界环境和我们内心的矛盾冲突造成的。因此,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救赎自己,摆脱精神内耗,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。
停止自我折磨,才能走出精神内耗
精神内耗的本质其实就是对自己不满,从而产生消极情绪,但我们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如何改变。
有一次,我和几个朋友去爬山。
一开始大家都兴高采烈,有说有笑。爬到一半时,我的脚突然抽筋了,疼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。看到旁边有一位大哥在休息,我就很不好意思地对他说:“我想回去休息一下。”他听后没有说话,只是看了我一眼,然后继续走他的路了。到最后大家都下了山,而我却依然一个人站在山顶上坐着发呆。
我回想起这件事,觉得自己当时很丢人:如果不是因为抽筋而走不动路的话,就不会让朋友看到自己的狼狈。而当别人问起这件事时,我也会很不好意思地解释:“是因为抽筋而下山的”。当时真的觉得自己很没用:明明可以回家休息一下的,但因为自己的虚荣心作祟而选择一个人留在山上。如果当时没那么虚荣,也不会让自己在那坐了整整一天。
后来我去医院做了检查,医生说我的脚是抽筋引起的肌肉痉挛。听完医生的话,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:为什么明明可以回去休息一下的,却选择自己一个人留在山上呢?是因为虚荣心吗?其实不是的。主要是因为我太害怕失败了,所以才会选择一个人留在山上。
然而当时的我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:如果当时回到家后好好休息一下的话,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了。所以说我们要停止自我折磨、学会自我接纳、敢于直面现实。
我们可以想想: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,只有我们自己想不想做、敢不敢做、能不能做。
当我们放下了虚荣、放下了面子后就会发现:原来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、那么不堪,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并没有那么多人会嘲笑你、看不起你。别人也许会对你指指点点说你是一个胆小鬼、甚至还会有人觉得你很可笑,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只要我们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不做,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
另外,当我们处于一种消极情绪中时就很难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了。这时我们就要学会与这种负面情绪相处,并积极地去排解它:当你感到很自卑时就想办法提升自己;当你感到沮丧时就想办法提升自己;当你感到孤独时就想办法去陪伴自己……
不要让精神内耗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。只有当我们停止自我折磨时,才能及时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。
不要活在别人的眼中
《内耗》一书中提到:“不被别人的情绪所左右,不去管别人说了什么,只在乎自己做了什么。”
生活中,有很多人都喜欢活在别人的眼中,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过得好。于是他们总想着迎合别人,让别人喜欢自己。他们总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,而不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事。
可是当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时,我们就会活得很累,因为你越是在意别人的看法,就越会迷失自己。
有一个女孩叫丽丽,她的家庭条件非常不好,父亲又患有疾病。为了供她读书和补贴家用,丽丽的母亲不得不早早地外出打工赚钱。
因为家境不好,丽丽也没有选择读高中和大学。毕业后,丽丽找了一份文员的工作,收入不高也不稳定。于是她想要努力存钱买房,可是在城市里租房又很贵。于是她只好暂时住在哥哥家里。
但哥哥结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孩子,弟弟妹妹都需要用钱,所以她又不能出去工作了。因为她很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所以她又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挣钱了。
可是她每天都特别累,常常感到疲惫、焦虑和烦躁。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。
心理医生问她:“你到底怎么了?”
丽丽说:“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每天都这么累呢?感觉什么都不顺。我感觉所有人都在针对我,所有人都觉得我做得不好……”
心理医生告诉丽丽:“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根本没有那么糟糕呢?你只不过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而已。其实你没有那么差的!”
心理医生告诉丽丽:“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的!有些人会讨厌你、讨厌你的工作……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。”
丽丽恍然大悟:原来自己之所以这么累是因为自己太在意别人了啊!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,那么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呢?
后来丽丽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、喜欢什么。她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了,而是全心全意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后来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。从那以后她再也不会为了别人而活着了。
作家塞德希尔·穆来纳森说:“你有没有发现你活得越来越像自己?我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,如果我不想成为谁或被谁所困扰的话,那我就需要认识到我是谁?”
只有认识到我们是谁、我们想要成为谁时,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能,而这些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珍贵特质。所以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过一生、也没有人可以把我们变成别人想要我们成为的样子。
所以请记住: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中”!
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会被精神内耗困扰,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把太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别人身上。
其实只要你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去改变它,就可以摆脱精神内耗。
“不要活在别人眼中”并不是要让你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、不愿意做甚至感到恐惧和焦虑的事;而是要让你学会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去生活。
精神内耗不是病,学会自我调节
精神内耗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障碍,如果任由它发展,它会让我们变得痛苦,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。因此,学会自我调节是避免精神内耗的最好方式。
1.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,不要用负面情绪去绑架自己。在遭遇失败或者不顺利的时候,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,也可以通过做运动、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焦虑与不安。
2.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,让自己变得更强大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不要因为别人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而感到自卑、焦虑、抑郁等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,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升自我,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。
给自己设定目标,并朝着目标前进。
明确自己想要什么,然后朝着目标努力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,那么就可以从小事做起,通过积累小成就来培养成就感。
学会拒绝别人,也要懂得拒绝自己。
在人际关系中,我们要学会拒绝别人的要求,也要学会拒绝自己的要求。我们要有原则和底线,不要轻易去破坏原则和底线。
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放松和休息。
精神内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,如果长时间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就会让我们身心俱疲。所以,我们要给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与恢复。
拒绝精神内耗,做自己人生的主人。
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,也不要去与别人比较。
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,在实现目标和追求的过程中,我们会获得成长与收获。
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,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和挫折,也要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。
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,只有在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,才能不断提升自我。
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,但是我们要学会正视它、接纳它、战胜它。
如果你一直深陷在精神内耗的状态里无法自拔,那么你一定要去读一读《内耗》这本书,因为只有当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,你才会拥有更好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