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登高节、茱萸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。传承至今,又有尊老、敬老、助老等内涵。
王维诗中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便可看出重阳节登高,佩茱萸的习俗。重阳登高,其源于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,气温凉爽,适宜登高辞青,也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和“桓景登山避灾”的传说。佩茱萸,茱萸,又名越椒或艾子,秋后成熟,有温中、止痛、理气等功效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、逐风邪。
登高饮菊酒,人共醉重阳。菊花,是我国名花,也是长寿名花,明清时期,菊花酒更是盛行的健身饮料,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此外,在重阳节还有吃重阳花糕的习俗,高和糕谐音,民间有登高吃糕,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。
重阳到来,适逢国庆假期,同家人一起闲坐,共叙家常,尝软软花糕,品香醇菊酒。祝大家,年年逢重阳,岁岁皆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