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中明确,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。

以立德树人为主线,就是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,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,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,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。

河北外国语学院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细节到全局发展的校园建设,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,呈现出了环境涵养人、文化浸泡人、理念熏陶人、榜样引导人、制度纪律约束人、知识技能武装人的文化氛围,形成了浓厚的德育文化、读书文化、环境文化、管理文化、创新文化、党建文化等国际性的多元文化,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工匠精神、绅士风度、君子品格的河外学子。
“《总体方案》就是要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办教育、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,回答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的问题。”上海市教委电教馆馆长张治表示,教育评价改革,就是要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,引导各级教育机构和学生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,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学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、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、全面发展。河北外国语学院认为,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。如果要给学生一碗水,那我们要成为一条流动的河,一条浩瀚的大海,要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法宝。作为教师要让德育的小溪流淌在教学的每个环节,要润物细无声的教给学生做人、做事的道理,应该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,应该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,如何利用大学的时间,考取各类资格证书,为更好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孙建忠校长认为,教育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人,教学就是培养同学们做事。因此,在深抓“德智体美劳”教育下,孙校长还明确了创新的重要性,即在学校构建“德智体美劳创”六大育人体系,在知识学习、创业实践、学术科研、校园生活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和能力,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的人才。
“在教育评价上突出立德树人,旨在引导教育回归根本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,从基本内涵看,“立德树人”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,即有德行、有才学、有根基、有格局。
河北外国语学院董事长、校长孙建忠院士提出,“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要和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的人才,是为用人单位培养一起创业、创新、创造的人。培养的不仅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,还是行业的管理人才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、事业的热爱度、忠诚度。
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出既有底蕴又有知识又会操作的应用型本科生;对于专业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培养学生一种劲儿,即在“专注、坚持、征服”的基础上,应该培养学生的“工匠精神、绅士风度、君子品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