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委:肖盈
一、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
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着研究的问题,课堂质量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。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包括:1、教师的主导地位;2、学生的主体地位;3、教材的示范作用;4、学生间的互补作用;5、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作用;6、知识的迁移作用;7、实践练习的直观作用;8、创新的实践作用;9、教学方法的辅助作用。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,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传授知识、能力、技能的“练兵场”。
二、课堂的改革
知识是不断更新的,那么课堂教学更应该与时具进,所谓课堂改革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转变。1、教师由单纯的传授者变成策划者;2、由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探讨、百家争鸣;3、由单纯性的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实践型,这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;4、实践案例式教学方法,由唯一答案标准变为多种解答案例型;5、由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型,包括课堂的座位、授课方式等,就像在商店购物一样,由单纯的购物方式变为超市自选型购物;6、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同学,难易适中,方法得当,由精英化变为大众化;7、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水平,要由接受型变为探究型。
三、如何备好一堂课
备课要紧密围绕我院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思想,面向全体学生,要注重知识、技能、素质的培养,同时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、美育教育。那么备好一堂课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1、知识:备知识的来龙去脉、重点、难点、结合点、延伸、骨架等;
2、解读:解读知识的相互联系,与实际相结合,进行论证、剖析、解说;
3、规律:总结、归纳教学内容的内在本质,挖掘特点、特色;
4、方法:掌握知识结构、切入点、步骤、原理、技巧等;
5、应用:开放课堂,理论联系实际,将课堂教授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;
6、点评:精彩的点评能够起到催化作用,备课时要就可能出现的问题备出在应用实践中从知识、方法、技巧等方面的点评;
7、情感:素质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,在备知识点的同时要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,让学生的思想、意志、品位等能得到提高。
四、突出教学的原则特点
1、问题性:用不断提出问题的方法,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当中,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,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,分析、研究问题的能力。
2、创新性: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,尊重学生的思维,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求新、求异的内驱力,同时创新性教学也可以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。
3、拓展性:以教材知识点为核心要素,引导学生构建“思维网络”,结合个人思考进行拓展思维练习,尤其对于本科阶段的教学更需要以点带面,扩散式教学。
4、尝试性:平庸的教师是复述,合格的教师是讲解,优秀的教师是示范,伟大的教师是启迪。要引导学生体验、分析、总结知识。
5、实践性:每一堂课都应该是教授知识、解决问题的课堂,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,在实践中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知识。
6、技巧性:上课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寻找方法和规律,抓住特征。分清层次,记住要点,做好总结吸收。
7、主体性: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,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、组织者、调控者,而不是单纯的主讲者、解答者、操作者。
8、合作性:课堂需要进行师生、生生、组组等合作学习,相互点评、指证、借鉴和补充。